创始人一定要认清自己的边界​

图片


精读

边界之内是生存的根基,边界之外是诱惑的深渊。优秀的创始人,都懂得在有限的疆域里,建立无限的壁垒。


编辑:福建华商 首席咨询师 吴永韬


2021 年深秋,海底捞 300 家门店一夜闭店的消息震惊行业。那些曾被商场奉为座上宾的黄金位置,如今只剩褪色的招牌和散落的餐椅。张勇后来坦言:“疫情判断失误只是导火索,真正的问题是我们把管理能力的边界当成了无限延伸的直线。”

这不是孤例,过去十多年,我见过太多企业在扩张中猝死:有的把时代红利误判为核心能力,有的用多元化掩盖战略懒惰,有的将规模扩张等同于竞争力提升。商业世界的残酷真相是:所有危机的本质,都是对自身能力边界的认知失守



01

红利时代的能力幻觉


娃哈哈的 AD 钙奶曾创下年销百亿的奇迹,但同一批团队操盘的童装业务,九年营收仅 2 亿元。宗庆后或许没明白:让饮料卖爆的渠道能力,到了童装领域可能变成负资产 —— 妈妈们不会因为熟悉营养快线,就相信娃哈哈能做好儿童羽绒服。

格力手机的溃败更具警示性。2015 年董明珠宣称 “做手机分分钟的事”,但搭载骁龙 410 处理器的格力一代手机,售价却比同配置的红米贵出近一倍。六年投入数亿研发费用,最终市场份额不足 0.1%。空调领域的技术积累,在手机操作系统、供应链管理等陌生战场毫无用武之地。

能力圈的三大构成要素始终在提醒我们:

●核心技术(如格力的空调压缩机研发)

资源禀赋(如娃哈哈的联销体渠道)

组织基因(如海底捞的服务培训体系)

这三者的交集才是真正的安全区。过去 30 年的市场红利,像潮水般掩盖了很多企业的能力短板。当潮水退去,那些把 “站在风口” 当成 “会飞” 的创始人,终将为认知偏差付出代价。



02

多元化迷思的解剖刀


王老吉的百亿神话破灭,藏着最典型的边界失守案例。从刺柠吉果汁到 “你算老吉” 姓氏罐,从草本牙膏到藤椒味气泡水,这个曾靠 “怕上火” 精准定位称霸市场的品牌,在五年内推出了 200 多个 SKU。结果是:2024 年营收同比下滑 12.7%,绿盒产品在终端近乎消失。

品牌稀释公式在此显现:每增加一个非核心品类,品牌认知度就会衰减 20%。王老吉的贴牌授权模式看似躺着赚钱,实则在透支 30 年积累的信任资产 —— 当消费者在超市看到 “王老吉可乐” 时,“凉茶专家” 的心智定位早已崩塌。

反观农夫山泉,20 年来始终聚焦饮用水赛道。当娃哈哈在童装店与耐克厮杀时,农夫山泉把 80% 的资源投入水源地建设和瓶口设计优化。这种极致聚焦带来的结果是:其单一品类市场份额是王老吉的 3 倍。

做关键抉择时,创始人必须完成 “灵魂三问”:

1.能力圈在哪里? 海底捞整改时发现,自己的优势在于 “3 公里半径内的服务密度”,而非全国性的供应链管控,于是将区域经理权限提升 30%

2.创造价值的支点是什么? 宗馥莉最终砍掉日化业务,因为数据显示:消费者对娃哈哈的信任仅存在于 “儿童饮品” 场景

3.什么是绝对做不了的? 董明珠若早想清楚 “手机系统研发非格力所长”,或许能省下数亿学费



03

动态边界的管理艺术


认清边界不等于画地为牢。真正的高手懂得 “在坚守中弹性扩张”。

海底捞的 “啄木鸟计划” 颇具启发:关闭低效门店的同时,他们把翻台率、员工留存率等 6 个指标量化成 “能力圈雷达图”。当某区域的人才储备达标率超过 80%,才会启动新店审批。这种 “用数据校准边界” 的做法,使其 2023 年利润率回升至 12%。

格力的转型则提供了反面教材。其手机业务既没有延续空调领域的核心技术(如节能算法),也未建立新的能力护城河(如操作系统生态),最终沦为战略孤悬。

能力圈扩展的正确姿势应该是:

●像农夫山泉那样,从天然水到矿泉水,在同一赛道做深度挖潜

如海底捞般,用数字化工具将服务能力模块化,再进行区域复制

学宗馥莉的收缩策略,把砍掉的非核心业务资源,反哺到儿童营养液等优势品类



04

结语:边界是护城河,而非囚笼


当张勇承认 “扩张错误” 时,当宗馥莉注销日化公司时,当王老吉缩减贴牌业务时,他们都在完成同一个动作 ——给能力圈划界

商业史上所有伟大的坚守,本质都是对边界的敬畏;所有成功的扩张,都是对边界的精准突破。记住:

你的核心能力,永远藏在 “别人做不到,而你做得好” 的交集里

真正的战略定力,是懂得在 99% 的领域说 “不”

所谓基业长青,不过是把 20% 的核心能力,重复做到极致

边界之内是生存的根基,边界之外是诱惑的深渊。优秀的创始人,都懂得在有限的疆域里,建立无限的壁垒。


分享